近几年随着资本的涌入,二次元产业下的动漫行业也逐渐从小众文化被大众所熟知。国内的漫画内容经过几十年的积累、变化、革新,越来越多国内优秀的漫画家走入了公众的视野,并在动漫爱好者中得到了认可,逐渐形成了强大的粉丝集群。而在一个个漫画家及他们的作品,或爆红网络,或引发争议,几乎每天都有着各种关于漫画CP与漫画家刷新我们视野的今天,这样一群隐藏在漫画家身后,默默布局,分担着漫画家乃至整个漫画CP日常运营、包装、推广、宣发等等工作,为漫画内容市场化、商业化、价值化进行着判断、把握、执行的人们,就是被我们比喻为“漫画家背后的棋手”的漫画家经纪人,这样一个特殊的职业。

今天,我们有幸采访到了知名漫画家赵鹏与新锐漫画人喵不言的经纪人——范一凡先生。让我们一起通过漫画家经纪人范一凡的视角,来看一看他眼中的动漫行业吧!

Q1:请您简单谈一谈您对漫画家经纪人这个职业的看法。

其实国内漫画家经纪人这个职业的出现,也并不是很久远的事情,就我的了解,大概产生于15年前;随着国内一线漫画家的收入,逐渐增加,整个市场对漫画内容需求的逐渐扩大,以及一批国内漫画作者的走红,在繁重的创作压力下,作者本人难以再分出足够的精力去运营自己以及自己的漫画内容,于是,漫画经纪人这个行业,就应运而生了。

随着十几年的发展,漫画家经纪人从最初的分担漫画家日常运营工作,逐渐转变为对漫画家本人极其相关作品的全面包装、运营、推广、宣发等等;当然,这也跟国内二次元文化市场整体走高有关,当一个产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,各种相关的配套工作也会变得越来越条理化、多样化、价值化;从另一个面来说,也就意味着相关的工作量会越发趋于规范化、流程化、市场化。

一个有着高价值的漫画家或一个有着巨大市场潜力的漫画作者,在这样一个市场环境之下,自然也就需要相对专业的人,去为其提供这样的服务,这就是漫画家经纪人的工作内容。甚至有时候,漫画经纪人还要越俎代庖地去干点过去传统责编干的事儿。

漫画家赵鹏与经纪人范一凡

Q2:您是如何看待漫画家与漫画家经纪人之间的关系的?

漫画家与漫画家经纪人从某种程度而言,属于互相依存的关系。

我们可以把漫画家笔下的作品,看作是漫画家所生产的产品,而漫画家经纪人,就是将产品与生产产品的人进行包装、推广、运营、销售的人。如果漫画家经纪人,脱离了漫画家及其笔下的内容,就等于丧失了其根本价值,那么也就无从谈及“发挥功能”了。而漫画家本身,大多数因为性格特点,思维方式和创作压力,本身并不能对自身及自身的漫画内容进行很好的商业化运作,所以当一部优秀的漫画作品被创作出来之后,如果后续相关的宣发、推广、运营没有跟上,其市场价值也会大打折扣,甚至于会影响到一部优秀漫画作品在市场的表现。所以,从某种程度来说,漫画家与漫画家经纪人之间,就好像是工作上的“两口子”,谁离了谁,这日子都没法过了。(笑)

Q3:作为专业人士,在您看来,什么样的漫画作品,是会得到市场认可的好作品?

这个问题相对有些宽泛,其实每个人对漫画内容的理解不同,自然对漫画内容商业价值的定位角度也不同。在我看来,能够得到市场认可的漫画,不在于是什么类型或什么样的漫画作品。而在于,当漫画作者开始创作漫画之初,想要针对的受众是什么样的,再根据自己的创作初衷,去进行漫画创作就好。

至于最终这部漫画能否得到市场认可,完全取决于细分市场下的用户是否买账,漫画家经纪人在运作漫画作品的过程中,是否能对漫画作者提出商业化的引导,漫画家经纪人在宣发、推广过程中是否能抓住细分市场下用户的胃口,对用户做出良好的引流,进而让这部漫画作品受到细分市场下用户的关注和喜爱。

因此,在我看来,只要是用心创作,并且具备商业开发价值,内容丰富的漫画作品,都是好作品!

Q4:那么,在您看来,未来中国的漫画市场,什么类型的漫画更容易实现变现?

在不少漫画公司或团队都将产能投向了女性向作品,行业内不少人都认为漫画作品出现了很大程度的同质化,透支女性向作品的市场容量的今天。我认为,一家漫画公司要合理布局自己的IP类型,男性向和女性向的作品不能偏废其一。

不可否认,现阶段女性向作品流量大,对于不少走稿费路线实现营收的漫画公司而言,女性向作品付费变现相对容易。但从长远看,女性向的漫画IP变现偏弱,如果不做动画,在大量的玛丽苏漫、总裁漫作品中很难脱颖而出,只有通过动画的放大,做到了同类题材中的头部,才有推到影视剧开发阶段的可能,然后才能通过影视剧平掉之前的成本。而且影视剧制作成本也在提高,风险可以说非常的高。

而要想通过收割能力更强的游戏变现,就必须开发男性向或者中性作品,要想做长远,就不能只盯着一时的流量,不能让人只是看完一时爽,必须要让人记住你的作品,这样才能做综合开发性的IP变现,不是简单的稿费变现,更大程度上是版权授权的营收变现;换句话说,最大的变现节点是在下游的终端市场,而一个漫画IP,最终是否能够经历住市场的考验,产生放量化的变现,也是在终端市场直接面对用户的时候,才能够被印证出来。

因此,在我个人看来,女性向漫画已经不仅仅是饱和的问题,而是过度透支的问题。而男性向漫画,对于我们中国而言,本身就缺乏与日本男性向漫画的竞争优势。因此,在我看来,国产漫画IP未来的发展方向,我觉得应该集中在泛大众漫画身上。

所谓泛大众漫画,我们可以理解成一种,跳出动漫爱好者圈子的漫画,一种更容易被大众,甚至不是漫画爱好者也会喜爱的漫画类型。举个很简单的例子,比如白茶老哥笔下的漫画绘本《吾皇万睡》这几年在国内可以说是非常知名,夸张点来形容,可以称得上是妇孺皆知;仅仅形象版权授权这一块,我们能看到的就有新浪微博、伊利、微软中国、华为荣耀V9手机、保洁、德克士、悦诗风吟等等大品牌。可以说,今天说起“吾皇”很多人都会想起白茶笔下那只贱贱的猫。这就是泛大众漫画的市场影响力与垂直变现能力的直观体现!

未来五到十年,随着我国二次元文化产业进一步发酵,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这个市场,越来越多的作品向大众市场渗透,提供给创作者和从业者发挥的市场空间也自然会越来越大,那么相对应的,越来越多好的漫画IP和漫画作者,将会进入我们的视野。而市场从来不是单向的,不是我们去替用户选择什么,当越来越多漫画作品充斥在我们身边,越来越多题材和内容可供用户进行选择的时候,“抓住大多数”就变得尤为重要!

既然漫画作为一种娱乐文化的载体和形式,究竟什么样的漫画会受到更多人的喜爱,直接决定了这个漫画的市场价值和衍伸变现能力。

Q5:2017年可以说是动漫行业的“风口年”,其中动画、漫画CP融资,超过整个产业融资的一半以上,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现状的?

不可否认,在2017年的107起融资事件中,有超过60笔资金是投向了动画和漫画CP,内容源头成为了所有资本方最为关注的部分。具体到金额,我们可以发现,超过千万级别的融资占了快一半,而且大部分集中在大A轮当中。

但是当我们把视野放大到整个二次元产业的时候,我们不难发现,整个二次元领域的融资轮次后移是非常明显的。包括快看C轮融资的2.5亿,D轮融资1.77亿美元,以及知音漫客的5.67亿融资,飒飒动漫的2亿融资;其实都说明了一个问题,那就是各个平台方还在烧钱期!

融资轮次的后移,明显的反映出了行业尚不成熟的一面。关注二次元产业的资本越来越多,说明资金供给的端口也越来越多,但是行业内能够很好运用这些资金的公司数量非常有限,供需是不平衡的,所以也就容易出现资本浪费和目标不清的情况出现。

举个很简单的例子,2017年初,ACG联盟资金链断裂、布丁动画停止运营,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。于是,当资本方冷静下来之后,2017年的第一季度,可以说是用了整整一个季度的时间进行调整,于是就出现了我们看到的,2016年受到热捧的漫展企业在2017年集体遇冷,行业融资笔数与规模几乎接近于零。而反观动画公司和漫画公司,动画公司获得融资的比例达到了34%,而漫画企业获得的融资比例更是高达46%的规模。

由此,我们不难看出,作为产业链上游的内容供给方(动画、漫画CP)是全产业链的根基。内容,尤其是原创内容的供应质量和数量,直接决定了处于中游的平台方以及处于下游的漫展企业的发展环境。

随着国内版权意识的增强,动画与漫画内容的垂直开发和放量,是直接对应市场的。简单来说,就是用户买不买账,直接决定了全产业链有没有饭吃。因为最终,优质的内容,才能让作品在垂直渠道的开发上产生变现能力,从而让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有更好的商业机会。无论是衍生品开发、影视化、游戏化、落地授权等等这一切,都依托于用户买账的程度。只有你的内容有更大的受众,有更多的用户,有更全面的粉丝分布,才能为你的手办也好、影视剧也好、游戏也好,带来充分的引流,从而促成消费。

在此基础上,进一步促成放量,从而达到共赢的行业局面。

Q6:那么,对于已经到来的2018年,您有怎样的发展规划呢?

就像我前面说的,泛大众类型的漫画是我所看重的漫画作品类型。无论是白茶老兄还是左手韩都已经为我们映证了这一点。所以在未来的漫画作品风格选择上,我会更加看重泛大众类的漫画的运营与商业开发。比如喵不言的《搞基者联盟》,目前也已经在和多家业内与异业品牌进行商业植入的合作谈判,并且还将会在未来,逐步深入垂直渠道的合作,从衍生品到漫展企业再到媒体企业,我们都会进行深度的接触与合作的建立。

甚至于异业领域,与一些重资产企业的商业合作,也将会成为2018年的发展重点。

不仅如此,我们还会在新人漫画作者的培养与漫画内容的孵化上,投入更多资源(包括资金和人才),从而进一步维持漫画创作领域的深度开发能力,为更多喜爱漫画并想要投身于这一行的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